星空体育网站入口

ABOUTALL

启迪设计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星空体育网站入口:启迪设计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时间:2024-09-17 03:45:34 来源:星空体育网站入口官网 作者:星空体育全站app 点击:30

  公司所处行业包括设计咨询和建筑工程两大领域,中国证监会行业分类为“M74专业技术服务业”,与宏观经济形势、城镇化进程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密切相关,一定程度上受城乡建设政策、城镇化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影响。

  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1-6月,国内生产总值616836亿元,同比增长5.0%,虽然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有所放缓,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外需有所回暖、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等因素也形成新支撑。房地产市场整体延续调整态势,建筑行业整体下行压力仍较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2529亿元,同比下降10.1%;房屋新开工面积3802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7%。房地产政策延续宽松态势,中央政策主要从信贷方面进行深度优化,各地因城施策,组合发力,从继续放开或取消限制性措施、出台财税、人才优惠等方面施策。在持续宽松的政策刺激下,房地产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销售有所改善,但整体来看,行业深度调整的基本面尚未扭转,市场端投资开发继续收缩,房地产整体承压,多项政策落地后政策见效仍需时间。

  虽然行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未来房地产市场长期健康发展依然存在较好的基础。随着“十四五”期间中央及各部门相继推出一系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稳经济政策,基建投资持续回升。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支持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充分赋予各城市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因城施策,允许有关城市取消或调减住房限购政策、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和商品房预售制度。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房地产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深化改革,将助力行业继续行稳致远。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城市更新行动以及“双碳”目标建设等政策的深入推进,继续为设计咨询行业创造了稳定、合理、持续的发展空间。抓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培育建筑行业的新质生产力,通过引领性、前驱性的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300832)、新模式和新动能,将给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动能。此外,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咨询领域的广泛融合和深度渗透,也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一方面,短期内市场需求不旺盛,企业资金链紧张,部分企业暴雷,对工程设计咨询企业产生了直接影响,导致应收账款数额增加,现金流压力增大。另一方面,由于行业投资持续放缓,项目数量和建设规模都在大幅减少,项目决策过程较以往更加审慎和复杂,充满不确定,项目周期持续加长,较多项目在已经做了大量前期咨询工作的情况下延迟开工或停止,导致企业的成本不断上升,对企业的项目储备能力以及现金流要求更高。因此,在行业整体下行的趋势下,市场竞争激烈,工程设计咨询企业两级分化更加凸显,行业内整合与重构加剧。在建筑业市场降温以及企业对于探索新技术、新模式和新赛道需要较大的初期投入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原创性解决方案和技术创新能力变得更为重要,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唯有具备技术、人才和品牌优势、拥有综合性项目能力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行业主管部门持续鼓励工程组织模式优化,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建筑师负责制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规划》提出,推进多元服务模式,完善发展方式。2023年2月,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树立全生命周期建设发展理念,完善勘察、设计、监理、造价等工程咨询服务技术标准,鼓励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和专业化服务。设计咨询与工程建设的一体化持续融合,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咨询、建筑师负责制等模式被市场接受的程度在不断提高。新的业务模式对企业的综合实力以及工程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促成了工程设计咨询企业与施工企业竞争与合作的新格局。

  2022年6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明确我国仍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城镇化动力依然较强,未来城市群将朝着系统功能强、效率指标强、辐射带动强、韧性发展强等方面演化。2023年7月,住建部发布《关于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城市体检先行、规划统筹、城市设计引导、可持续实施、“留改拆”并举等要求,强调“将城市设计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完善城市设计管理制度,明确对建筑、小区、社区、街区、城市不同尺度的设计要求,提出城市更新地块建设改造的设计条件,组织编制城市更新重点项目设计方案,规范和引导城市更新项目实施”。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健全城市规划体系,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集约紧凑布局。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老旧管线改造升级,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由此将激活巨大的存量市场。

  建筑行业碳排放占全国总碳排放量超过40%,随着城镇化率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领域碳排放需求仍将持续增长。2022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在印发的《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中提出“推进建筑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建设,到2025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推动既有公共建筑屋顶加装太阳能光伏系统,加快智能光伏应用推广。”建筑物逐渐成为清洁能源部署的重要空间载体,同时也为工程设计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力点。

  2024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明确主要目标:到2025年,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面积比2023年增长0.2亿平方米以上,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比2023年增长2亿平方米以上,建筑用能中电力消费占比超过55%,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取得积极进展。到2027年,超低能耗建筑实现规模化发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进一步推进,建筑用能结构更加优化,建成一批绿色低碳高品质建筑,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取得显著成效。《方案》提出了提升城镇新建建筑节能降碳水平、推进城镇既有建筑改造升级、强化建筑运行节能降碳管理、推动建筑用能低碳转型、推进供热计量和按供热量收费、提升农房绿色低碳水平、推进绿色低碳建造、严格建筑拆除管理、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推广、完善建筑领域能耗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强化法规标准支撑、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等12项重点任务。《方案》明确量化未来2年目标,绿色建筑产业迈入快速放量期,为布局建筑节能的工程设计企业提供发展空间与内生动能。

  国务院颁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促进数字技术在全过程工程咨询领域的深度应用,引领咨询服务和工程建设模式转型升级。ChatGPT的正式发布,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设计领域应用,多模态AI自动生成创意文案、图像、视频开始成为现实,给予行业发展提供新的工作模式。2023年2月,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要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提升应用基础设施的整体水平,为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创造条件。“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对整个行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体现了数字技术引致生产力跃迁的时代内涵。数字技术已成为新一轮科技的主导技术,并赋予生产力新的内涵,加强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这一过程有赖于数字技术的深层应用。加快促进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铸造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随着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设计、生产、施工各环节的数智化协同将推动工程建设全过程数字化成果交付和应用。BIM、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技术将推动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生产方式、应用场景、管理模式等发生深刻变革,这也将倒逼企业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管理模式,促进业务和管理的转型升级,为企业发展赋能。

  中央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习总在中央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在建筑领域,智能建造属于“新质生产力”范畴,通过数智科技赋能工程设计、施工、运维等全过程,推动行业生产率的全面提升。2022年10月,住建部将全国24个城市列为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目前,包括苏州在内的24个试点城市均建立了智能建造试点工作协调机制,出台了土地、规划、财政、科技、人才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在得到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下,相关企业将在数智化升级、业务拓展等方面受益,同时进一步促进企业的降本增效与可持续发展。

  同时,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具备良好条件和实践基础。打造“新质产业空间”,推动工业上楼,将有效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解决一系列高质量发展难题的有力举措,这将给工程设计咨询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通过智能建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展新质产业空间产品研发、技术推广,打造新型产业链发展模式,推动新质产业发展。

  公司以全国一流城乡建设科技集团为战略定位,紧跟国家战略机遇,积极响应双碳目标,发挥科技创新力量,开展绿色能源和节能降碳技术、数字与AI(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与实践,围绕绿色建筑的升级迭代,为社会提供有关建筑全过程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与“碳中和”综合解决方案,努力成为绿色低碳、数字化与智能化领域一流的技术集成服务商。报告期内,公司以“科技创新+技术创优”为战略发展双轮驱动、以“全过程咨询+工程建设管理+双碳新能源+城市更新+数字科技”五大板块为战略发展业务支撑,贯彻践行“ESG理念的可持续设计”,推动科研指标持续增长、学术交流不断加强、创优创先量质齐升,并大力推进绿色驱动、产业升级、数智服务和文化引领等方面的科技赋能和融合创新,不断向着“人居环境科技集成服务引领者”的发展愿景加速迈进。

  全过程设计及咨询是公司的主营业务板块,目前业务范围涵盖前期策划、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工程检测与咨询等。报告期内,公司多项新开工项目,包括国内工控领域领先企业、江苏省重大项目英威腾002334)长三角总部三期项目,是公司在新质产业空间的原创作品,将打造工业自动化和新能源应用的高端装备智能化产业基地,为区域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公司高品质总部大楼项目工程——吴中集团科创产业大楼项目开工,将打造一座现代化的吴中新产业投资和金融总部大厦,为城市提供绿色、开放、宜人的公共生活空间。公司设计总包项目——金峰集团全球总部和研发中心暨核心装备组装基地项目开工。该项目将助力金峰在智能制造和智能物流中的领军地位,促进“智能+”与“装备+”的高度融合,推动苏州乃至华东地区物流行业迈向智慧化、数字化、集成化全方位发展。安(金唯智)生命科学中国总部北楼工程开工,将协助打造苏州工业园区的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报告期内,公司多项重大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公司重大民生实事工程——苏州工业园区南部市民中心正式启用,是公司打造的又一座标志性文化创意新地标,将引领园区城市公共文化活动设施的现代化升级。被誉为苏州最美园林线号线正式开通运营,公司承担虎丘站、金鸡墩站站点设计工作,融合苏州地标元素,展现苏州古城的文化底蕴。公司作为主体设计单位参与设计的五星级酒店——常熟龙腾希尔顿酒店盛大开业,该项目是常熟琴湖小镇的标志性建筑,也将助力常熟地区的高端载体建设。公司高品质文化办公项目——苏州金螳螂002081)文化总部大楼封顶,将为苏州及苏州工业园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带来新的发展动力。公司负责设计、监理的苏容电气总部基地项目封顶,该项目是公司在新质产业空间的又一原创实践,将助力商务区建设更具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产业创新集群,推动新质生产力,增强产业新动能。

  一直以来,公司发挥在建筑全过程服务方面的实力与经验,融合最新数智科技,在智能建造技术领域进行研究与应用,打造新质产业空间,助力新质产业发展,并打造出众多案例,包括:旭创光电产业园二期项目,作为公司与中际旭创300308)携手打造的精品工程项目,助力中际旭创巩固核心技术领先地位,共同打造以光通信及光电半导体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园;安(金唯智)生命科学中国总部项目,作为安在亚太地区的运营中心,以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打造园区生物医药产业高地,加速中国生命科学发展;盛科网络总部大楼项目,助力盛科网络打造自主研发的世界先进水平数据通信技术;知行科技总部基地项目,推动智能驾驶技术革新与产业化应用,力争打造出中国自动驾驶产业的引领者;智绿科技总部基地项目,助力提升其创新研发能力。苏容电气总部基地项目,作为新能源光伏设备电力电容无损装备智造基地与新材料储能研发中心,推动高端制造产业创新集群的建设,增强产业新动能;阿诗特总部基地项目,助力阿诗特成为储能系统领域全球领先地位的科技创新公司;元创智谷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聚焦数字科技、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打造生活服务与产城相融的枢纽,成为市内全域一体化发展的典范。

  公司在新质产业空间的原创作品——苏州城投新能源产业园于近期正式开工,项目将围绕以氢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和以智能建造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进行布局,打造集新能源技术研发、装备制造、产品应用及示范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将打造苏州市“工业上楼”产业园的亮点标杆,为苏州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苏州城投新能源产业园将围绕以氢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和以智能建造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进行布局,打造集新能源技术研发、装备制造、产品应用及示范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

  报告期内,公司重要项目——中央公园站公共地下空间新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携中央公园这颗城市中轴线上的绿色明珠,以焕新底色向苏州工业园区30周年献礼。此次中央公园站公共地下空间新建工程采用地上地下一体化设计的策略,结合轨交站点建设,对中央公园南部区域进行改造升级,打造开放共享的公共空间和便捷的换乘体验。

  公司充分发挥前期策划、方案创作方面的优势,积极拓展以设计牵头的工程总承包业务板块。公司承接的工程总承包项目已立足苏州本地,并逐步向外地延伸。报告期内,公司中标多项重大项目,体现出EPC业务拓展的阶段性成果与良好发展态势。公司作为牵头人联合中标“苏国土2022-WG-3号地块项目(元创智谷三期)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该项目为姑苏区首个以TOD数字经济产业园为理念高标准打造的示范性新质产业空间,聚焦数字科技、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重点产业,着力布局和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此外,公司还中标苏州东新枫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建标准厂房项目工程总承包(EPC)等。

  报告期内,公司高品质大学EPC项目——苏州百年职业学院校园三期工程开工。该项目为公司在高品质大学EPC领域的又一重要实践,将承担起打造高品质教育环境的重任。公司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太仓港区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项目开工,将进一步巩固太仓港江海中转枢纽港地位,打造服务长江经济带的集装箱江海联运枢纽和联动长三角、面向全球的航运物流运营中心,为全力推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贡献力量。

  苏州百年职业学院校园三期工程为公司在高品质大学EPC领域的又一重要实践,将承担起打造高品质教育环境的重任。

  太仓港区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项目将全力推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贡献力量,进一步巩固太仓港江海中转枢纽港地位,打造服务长江经济带的集装箱江海联运枢纽和联动长三角、面向全球的航运物流运营中心。

  双碳目标是中国在新时期应对复杂国际形势和严峻气候环境的重要战略举措。作为一家长期关注人居环境、关注建筑节能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高度关注并始终践行国家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早在2006年公司就开始专注于建筑绿色节能工程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成为建筑绿色节能领域的领跑者,在绿色节能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业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2007年完成的无锡尚能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办公楼成为全国首个光伏建筑一体化的零能耗建筑示范项目,2015年完成的苏州宝时得研发中心成为光伏建筑一体化和绿色建筑典范,同时获得中国绿色建筑三星级运营标识、LEED-NC2009铂金奖。公司早在2011年就获得江苏省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授牌,并长期致力于建筑节能降碳的研发与实践,累计完成400逾个项目的认证咨询,服务建筑面积近千万平米。

  2022年,公司成立双碳新能源事业部,整合协调集团优势资源,围绕产业园区及建筑单体开展新能源利用和建筑节能减排工作,包括集中能源站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建筑节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等业务。公司签约并实施了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的能源改造,苏州市政府、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等办公场所的分布式光伏建设,示范效应逐步显现;参与投资建设的首个风力发电项目——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100MW风电场顺利建成并网发电。2023年,公司承接的佰电科技(苏州)分布式光伏电站EPC总承包项目顺利并网发电,这也是公司首个符合国际防火标准的“柔性组件+光伏车棚BIPV”的分布式光伏电站EPC项目。

  公司高度重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在建筑设计咨询全过程中的应用与实践,并在近年来敏锐把握新一代数字化技术浪潮与AI技术的迭代升级,在相关领域深入布局。2022年,公司成立数字科技事业部,充分发挥行业经验与技术积累,聚焦基于BIM、CIM等平台底座的数字孪生业务,进一步推动在城市体检与管理、双碳节能监测与提升、数字内容开发制作、数字场景应用集成等数字创意产业领域的产品研发能力的提升与相关业务的拓展。2023年,启迪设计大厦的启用,成为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又一典范。大厦集公司在BIM正向设计、数智化建造以及智慧运维等方面的数字化、智能化最新成果,成功打造出行业标杆之作。公司紧跟AIGC、数字孪生等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建立了AI研究中心,对内进行研发赋能,为设计业务提供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相关解决方案,并逐步推动设计全流程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实现设计业务的研发升级与降本增效。同时也将结合市场使用场景需求,建立具备独立策划、研发、运营数智化产品的全栈能力,为新业务和应用场景拓展奠定基础,推动新业务形式与商业模式方面的创新。

  数字科技与其他板块的互动关系及三大技术探索方向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开拓AI、数字孪生等前沿科技的研发应用,加强技术与实际业务相结合。同时,公司积极响应号召在建筑领域内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公司成立了“新质产业空间研究院”,旨在智能建造技术领域进行研究与应用,开展新质产业空间产品研发、技术推广,打造新型产业链发展模式,推动新质产业发展。研究院将采取开放、创新、协作的运行模式,与各级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等合作伙伴共同开展新质产业空间领域的研究,探索出苏州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新质产业空间建设的新路径,促进苏州新质产业的升级换代,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方案与经验。

  公司的经营主要通过公开招投标、邀请招标、商务谈判、询价、客户委托等方式获取项目。上市后公司加快全国化布局力度。在巩固江苏省内本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成渝陕等区域市场。分公司与集团形成区域联动和协同合作,开拓市场。总部与分子公司全方位协作,从信息搜集、客户开拓及维护、项目落地实施、售后服务等方面稳步开展经营活动,提升公司在全国的行业影响力。

  公司经营分为一级和二级,在集中优势资源抢占市场和大项目的同时,充分发挥各二级部门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内部信息化管理,实现业务协同和分层级经营。以适度的内部竞争激发团队竞争力,增强市场意识,进一步扩大市场营销能力。同时按照ISO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全方位运行,有效保证对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职工职业健康及安全风险方面的全面管控,实现了管理精细化水平及管理效能的不断提升。

  公司以全过程咨询和工程总承包为基本面,推进双碳新能源、数字科技、城市更新等新兴板块发展。各板块之间信息共享,密切合作,互为支撑,相互赋能,通过内部管理机制实现板块之间的协同共进与协作发展。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具有完整的咨询、设计、建造、运维等多元化专业齐全的全产业链,不但能为客户提供专业、全面的设计服务,更能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大总包服务。通过资本、专业和地域的资源整合,形成资源集成,充分发挥“科技与产业”的纵向协同优势以及“科技与区域”的横向协同优势。

  公司工程总承包服务充分发挥设计牵头的管理优势,从项目前期的产业策划、概念方案到项目过程的方案深化、初步设计,以及设计管理、技术研究、成本控制、工期计划等维度进行全过程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公司搭建了“帮”服务体系,全程跟踪对接过程管理工作,持续保持重要节点的进度管控,确保项目全流程按时按序推进。

  公司以全过程咨询和工程总承包为本体,推进双碳新能源、数字科技、城市更新等新兴板块的发展。各板块之间信息共享,密切合作,互为支撑,相互赋能,通过内部管理机制实现板块之间的协同共进与协作发展。

  作为一家拥有建筑节能全产业链、并且最早从事节能服务的上市企业,公司有完善领先的建筑节能减排技术业务链。公司发挥自身的设计技术优势,针对分布式光伏的实践问题和行业痛点提供技术解决方案,针对双碳业务类型制定相应标准,提升效率和质量。发挥节能机电工程实施和管理经验,通过标准化、装配式、集成化技术实现快速安装;同时将分布式光伏的信息管理系统同公司自主研发的能源管理信息平台打通,结合公司多年来积累的建筑节能运维能力,最终形成F+EPC+O的全过程业务链整体解决方案。通过技术与业务的协同联动,拓展建筑能效监测、节能改造及综合能源管理业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资金来源方面,公司与多家大型央企和地方国企形成战略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具备较强的投融资能力,为业务开展奠定基础。依托公司多年来在城市与建筑设计中积累的对节能降碳的深刻理解,“开源”+“节流”的碳中和综合服务能力已经成为公司在双碳新能源业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在“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新型电力系统方向进行深度探索,发挥整合优势,推动项目拓展。

  2023年,启迪设计大厦正式启用,体现出公司在全过程BIM应用、设计创新与数智化建造,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与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专业整合能力与技术水准。公司在智慧低碳运维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并在全过程咨询和建筑师负责制等方面进行业务与管理方面的创新,将进一步提升专业实力与市场竞争力。

  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建筑业作为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场所,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其实践路径是智能建造,通过数智科技赋能工程设计、施工、运维等全过程,推动行业生产率的全面提升。建筑设计咨询企业应做好战略布局,积极探索智能建造实施路径,加快推动建筑业与先进制造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建筑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稳步打造智能建造新质生产力,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发展“新质生产力”,须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一直以来,公司致力于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深化革新、转型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公司多年来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以“数字化”“智慧化”“绿色低碳”等为重点方向,着力提高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新技术集成整合能力,力争形成一批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和产品,进而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致力于通过设计和工程管理数智化、运维智慧化等,实现对传统工程行业的数字化变革、智能化转型。2015年以来,公司参股多家数字科技公司,包括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启迪数字展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推进数字化设计体系建设,推行一体化集成设计,加快构建公司数字设计基础平台和集成系统,推进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公司一直关注并积极布局AI技术在设计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2023年,公司建立了AI研究中心,打造集学习、协作、应用、创新为一体的AI研究平台,全力推动AI、数字仿真、元宇宙等前沿科技与业务紧密结合,提升创新业务的探索与拓展能力,以新技术赋能数字化设计,提升设计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已在数字化、智能化多个方向上开展探索与应用,并在多个项目中进行实践,涉及方向主要包括BIM技术、AI技术以及3D可视化表现与交互技术。

  在AI技术方向上,公司主要在文生图、大语言模型等AI工具、程序化解决方案的平台的开发、部署、应用和生态整合方面进行发力,并推动在内部进行广泛应用与项目实践,初步体现出其辅助创意产出、深化设计业务等方面的效果,以及在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在3D可视化表现与交互方向上,公司已在基于3D内容AI生成、3D引擎等技术的可视化表现与交互方面进行部署,并开始大量应用相关技术于项目实践中,通过可视化的表现与交互形式提高设计、施工的工作精准度与效率。目前,公司已经具备应用AI技术工具与工程设计咨询全过程业务相结合的实践经验,可在具体工作流程中通过AI相关技术赋能设计咨询、工程管理,初步实现创意拓展,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降本增效。并且公司在AI在线工作平台建设与局域网算力部署、案例归档与数据挖掘,项目实施经验积累等方面开始建立具备显著竞争力的优势。其中,AI在线工作平台支持日常设计咨询工作流程随时随地调用AI工具与相关应用方案,极大提升相关AI技术工具的易用性与适应性,进一步促进工作效率提升。同时,公司也将持续探索成熟的、面向行业生产的技术解决方案,提供AI技术与工具的学习培训、开发部署及面向工程行业的垂直训练等技术服务。未来,公司将借助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较为成熟的产品与技术方案,挖掘算法、算力、数据优势,建立起面向本行业的“人工智能”,对内赋能各个业务板块,推动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对外通过相关技术服务与产品的输出,进一步推动行业数智化转型和生态建设,为设计企业提供面向生产的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

  面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迫切要求,公司加快相关布局的步伐。报告期内,公司成立“新质产业空间研究院”,旨在智能建造技术领域开展研究与应用,推动工业上楼,助力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质产业空间是为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链提供生产、研发、服务为一体的创新型综合性空间载体。新质产业空间具有国土空间效率高、产业聚集效应强、建筑技术引领快等特点。研究院通过新质产业空间产品研发、技术推广,打造新型产业链发展模式,推动新质产业发展,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

  报告期末,集团拥有有效专利292项,其中:发明专利44项、实用新型专利248项;软件著作权140项,报告期内公司取得专利15项。公司参编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规范、规程及标准,发布、实施规范规程导则图集等,报告期内,公司参与编著的《TOD视角下一座城的进阶之路——站城一体化赋能城市的无锡实践》一书发布。该书是江苏首部地铁TOD赋能城市融合发展专题著作,将为城市地铁建设、站城融合发展、绿色低碳城市、都市人文经济、未来城市走向提供示范案例,进一步提高公司行业影响力。控股公司中正检测参编的标准《建筑外墙保温锚固件应用技术规程》T/CECS1561-2024于2024年2月发布实施,江苏省产学研合作项目“绿色生态改良弃土技术及相关性能测定及评价研究”2024年6月份结题。

  作为智力密集型行业,核心团队的技术实力、工程经验及文化底蕴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实力。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一个包括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抗震专家、江苏省设计大师、“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在内的高素质核心技术与管理团队。近年来,公司总经理、江苏省设计大师查金荣先生亲自挂帅,完成多个重大项目设计的同时,不断发掘和培养优秀的青年复合型人才,公司多位技术骨干入选江苏省及苏州市勘察设计行业科技专家库、江苏省产业教授。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从行政管理、技术管理、项目管理及创意四个条线贯彻和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定岗定级制,给员工提供多元化的晋升通道和发展空间。公司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平台,不断为员工争取更多的培养机会,提高公司的行业地位和市场知名度,进一步强化了骨干人员对公司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坚持实施一流的人才打造一流企业的人才战略。公司秉持“人才为本”的经营理念,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不断丰富、完善高端人才队伍。报告期内,公司多名骨干人才先后获得多项全国、全省以及市级人才奖项,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行业内外的影响力和人才竞争力,有力推动公司人才团队建设发展,为公司发展不断凝聚创新驱动力。公司董事长查金荣获“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领军人才”。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高级职称人员547人,国家各类注册人员352人。

  公司作为拥有70年发展历程的国内工程设计咨询企业,通过多年的行业深耕,打造出一个个精品项目,不断获得客户、市场的认可,推动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2023年,公司迎来70周年华诞,同时公司新总部大楼——启迪设计大厦落成投用,不仅为公司带来更多关注,同时也给予公司面向行业、市场,展示公司发展成果与业务实力的良机,公司通过举办包括70周年庆、学术论坛及70周年成果展等在内的一系列活动,回顾70年光辉岁月,展示“一部建院史半座姑苏城”的辉煌发展成就,推动公司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启迪设计大厦作为公司项目最新标杆,不仅极大促进公司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同时也在公司业务拓展方面发挥出显著的流量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在多领域、多类型、多方面的企业评选认定中再获佳绩,彰显企业实力。公司荣登ARCHINA建筑中国三大榜单:十大中国建筑设计品牌企业、最具品牌影响力民营企业TOP100第1名、江苏省最佳建筑设计品牌第2名。公司荣获“2023年度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领军企业”称号,并成为苏州建筑设计行业唯一一家荣获“2024年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的企业。公司获评由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颁发的“2023年度创新型中小企业(市级优质中小企业)”称号、苏州市勘察设计协会“优秀会员单位”。公司还获评“2021-2022年度苏州市劳动保障AA级信誉单位”称号。子公司嘉力达获评“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中正检测被授予“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称号,被苏州勘察设计协会授予“2023年度先进会员单位”。

  报告期内,公司设计的项目荣获多项国际级、国家级、省部及市级奖项。启迪设计大厦项目荣获2024美国缪斯设计奖(MUSEDesignAwards)办公楼建筑设计、办公空间室内设计两项金奖,以及ICONICAWARDS:InnovativeArchitecture(德国标志性设计奖-创新建筑)最高奖项——bestofbest(至尊奖)。公司作品——元和活力岛提升改造工程斩获2023年度AMP美国建筑大师奖公共景观类别(Publiclandscape)杰出奖(BestofBest)。公司作品——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展示项目、北京绿盟科技300369)总部办公楼设计分别荣膺2023亚太设计精英邀请赛“展览空间”类唯一金奖、“办公空间”类winner奖。

  建筑中国年度最佳酒店建筑TOP10。公司四项目——苏州轨道交通四号线支线溪霞路站配套地下空间(苏地2013-G-65号地块)、昆山市公共卫生中心工程、昆山中西医结合医院主楼、苏州荟同学校荣获2022-2023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公司参与的苏州中心项目成功入选第二十届第二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公司项目——张家港北部医疗中心荣膺第二届江苏省创意设计联盟-钟山杯奖。启迪设计大厦项目还荣获2023年度江苏省建筑产业化优秀成果奖BIM技术集成应用项目一等奖。公司部分项目荣获第十四届园冶杯专业奖5个奖项,其中金奖2项,银奖3项。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公司所从事的工程咨询业务与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国家环保政策、全国各地的环境污染状况等密切相关。国家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发展模式以及融资方式、环保、环境污染治理等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工程咨询与总承包行业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基础设施投资、环保方面的政策变化,将对公司的业绩造成一定的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进一步加强政策和市场的前瞻性研究,把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导向,进一步推进公司跨区域、跨业务领域的业务延伸,拓展公司业务,从提供单一工程设计到提供高品质完整工程产品,创造更多的盈利点,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与修订,更多了解和掌握相关政策信息,从质量管控等方面积极应对市场环境变化,从而实现稳健发展。

  随着公司业务范围和规模的扩大,公司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金额呈上升趋势。公司客户主要为政府机构、代政府投资机构、信誉良好的品牌房地产公司及各类事业单位等,未来如果公司出现应收账款、合同资产不能按期收回或无法收回而发生坏账的情况,将可能使公司资金周转速度与运营效率降低,因此存在一定的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坚持和加强在项目前期信息上的评审分析和甄选,选择信誉较好的客户,进一步加强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和回收管理,将绩效考核指标与回款密切挂钩,通过明确应收账款的范围、职责管理、信用管理、日常管理等措施控制应收账款风险。同时酌情采取催款函、律师函、仲裁、诉讼等多种外部催收措施,推动长账龄项目应收款的回收,缓解资产减值压力。

  公司所从事的建筑设计等工程技术服务属于智力密集型行业,业务的发展与公司所拥有的专业人才数量和素质紧密相关。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中有所减少,行业中也有许多降薪裁员现象。公司一贯注重设计人才队伍的建设,建立了基于公司品牌和文化优势的平台,通过员工参股以及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措施,努力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成长,近年来公司员工队伍基本保持稳定,但依然面临行业下行导致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通过积极拓展市场,稳固生产,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长效培养和激励机制、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不断完善系统化专业培训体系,提升设计人员专业素养及公司综合设计能力,为员工提供更高平台和更多职业提升岗位,同时,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平台,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加盟。同时,公司将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减轻设计人员的工作。

  近年来,公司业务发展情况良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随着公司业务模式的不断拓展和对毕路德、深圳嘉力达等公司的并购整合,公司的规模和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显著增大。如果公司的管理水平、人才储备不能适应公司规模扩张的需要,公司管理能力未能随公司规模扩大及时调整完善,公司将面临管理风险,从而影响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应对措施:提高公司管理层特别是核心团队的管理素质和决策能力,向控股、参股公司委派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直接参与被投资单位重大经营决策。同时,管理层将积极探索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并聘请专业的管理咨询公司和行业专家,协助公司完善管理体系。

  公司在收购标的公司股权后,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标的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该等商誉不作摊销处理,但需要在未来各会计年度期末进行减值测试。如果标的公司未来经营环境出现重大不利变化,或者公司与标的公司无法实现有效整合并发挥协同效应的情形,标的资产的估值水平将会下降,相应商誉减值将影响公司未来业绩。

  应对措施:公司将加强投后管理工作,密切关注被并购企业的发展动态,同时将通过战略规划、风险把控、资源整合等措施为被并购企业赋能,充分发挥集团协同效应,促进被并购公司自主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需要大量成本投入,包括引入新的技术与专业人才,采购硬件、软件以及人力与培训等相关方面的成本。在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如果发生技术更新、市场需求变化、宏观政策变化以及项目实施管理不善等情况,可能导致项目实施进度与效果不及预期,进而影响最终收益。

  应对措施:公司将强化管理,采取相关措施,包括在项目初期制订详细的技术规划,并聘请资深专家进行评估与支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关注技术动态,及时调整项目方案;制订详细预算,严控项目成本,以及通过优势资源整合,发挥行业积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力争取得预期效果。

  公司正在拓展以设计为主导的EPC总承包业务,公司针对该项业务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但是由于EPC模式不同于传统单一的设计业务,涉及到分包商的选择、总体成本的控制、项目的管理、项目进度把握和质量的监控等综合协调控制能力,存在占用公司资金或不能按时收回款项的风险,项目工期和质量也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未能完全符合要求,该项业务的拓展将给公司带来资金成本、生产安全、质量控制和经济纠纷等综合管理风险,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应对措施:公司将遵守谨慎原则,对EPC项目进行充分的研究、筛选和风险评估后再立项投标。进一步提升EPC总承包业务的质量管理水平,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流程,建立动态监控体系,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率,防范业务风险。

在线客服
分享 一键分享